东纪平:婚丧喜庆事宜中的歪风,须刹!

  近日,东营市纪委监委又公开通报一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其中一起借操办婚事之机违规收受下级单位人员礼金问题被广泛关注。这无疑再次敲响警钟,值得广大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对照检查和深思。

  严禁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是中央早就圈出的红线、划好的杠杠。然而从纪检监察机关近期查处的情况来看,仍有少数党员干部把组织的要求当成耳边风、毛毛雨,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有的分批次、多地点摆宴席,搞化整为零,或者只收礼不请客,规避监督;有的公私不分,亲自或授意他人群发或口头下通知,遮遮掩掩地“官宣”下属参与其中,甚至堂而皇之地现场铺开摊子收礼金;有的千方百计扩大知悉范围,明里暗里“动员”,搞人情“绑架”,让无关人员被“裹挟”进来;也有“好事者”为逢迎个别领导而跑前跑后、主动张罗,推波助澜、乐此不疲;还有的讲究场面大,过分张扬、铺张浪费,引起群众微词。有的虽然向组织报备了,但只把报备当形式、走过场,说的是一套、做的却是另一套、报的是假情况。似此种种翻新的花样、绞尽脑汁的做派,皆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于不顾,我行我素、顶风而上,表面上看是要面子,其实质往往是打着人情往来的幌子,借机敛财。这样的行为触犯纪律和规矩,受到处理、被公开曝光并不冤枉。

  婚丧嫁娶乃诸家之大事,合理操持无可厚非,适当热闹一点也在情理之中。党员干部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圣贤”,生活中免不了礼尚往来、迎来送往。然而,婚丧嫁娶事宜毕竟是个人家事、私事,私事只能私办,礼尚往来不等于“礼上”往来,“人情世故”也不能成为讲排场图风光,甚至大收大敛的借口。《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确规定,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其实,什么样的人该请不该请,什么人的钱该收不该收,每名党员干部心中自有一杆秤,没有必要对此纠结,更不值得偷偷摸摸。党员干部在婚丧喜庆事宜上大操大办、违规操办,败坏的是党风政风,带坏的是社风民风,更有可能给“有心人”可乘之机,以随礼之名行贿赂之实。歪风不刹,必然由风及腐、由风变腐。近年来,有不少干部因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挨了处分,“前车之覆”当为“后车之鉴”,岂能在同一个地方连栽跟头?对此,不少廉洁自律的党员干部以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但凡境界标准高一点,自我要求严一点,就不用担心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中逾越纪律规矩的格。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9年来,各级党委(党组)和纪检监察机关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决心和恒心有目共睹。铁规终究是铁规,绝不会因为岁月的迁延而“生锈”失威。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一把手”要真正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责任,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党员干部更要从反面典型中汲取深刻教训,自警自省、远离红线,家事简办新办廉洁办,带头摒弃陋习、倡树新风正气,否则别人昨天的“故事”,可能就会成为你明天的“事故”。